【时尚芭莎网讯】刘晶
非热爱,不剪辑。黑漆漆的机房、嗡嗡作响的主机和繁杂的电脑屏幕所组成的剪辑室,就是张宇菲的梦工厂,在这里,她找到了炽热发光的理想,也坚定了为之奔赴的决心。
独立短片电影节最佳剪辑奖获得者、“95后”剪辑师张宇菲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与张宇菲展开对话之前,她和她的职业一样,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未知。我设想了很多看起来不那么“小白”的问题,但还是忍不住在一开始先问她,剪辑师的日常究竟是什么样的。
没想到这个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她的话匣子,也让我们的采访瞬间生动亲近起来。
“没日没夜的加班是肯定的,我做剪辑这几年来,工作日基本都是早上八九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九十点结束。”张宇菲对这样的工作状态再熟悉不过,不用回忆都能讲出来。在美国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学校让她们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剪片,到晚上11点结束,她觉得学校这样安排没有人性,等真正进组工作了才明白,学校的安排很符合这个行业的作息时间。
早上穿着厚毛衣一头钻进机房,忙到外面夜幕降临都浑然不知。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在机房里都得不到体现,那里是恒久的又黑又冷,为了照顾运转起来就发热的主机,机房里的温度常年18摄氏度左右。“至于屋里的人冷不冷就没人管了,做后期的人是没有‘人权’的。”张宇菲开玩笑说。
2019年,Two Dudes制片的作品《Visitor》后期混音
从左至右:Yufei Skylar Zhang,Cosme Liccardo,Arndt Werling (Two Dudes的合作伙伴),Ron King
一部普通长片的后期制作需要一年左右,特效多的话时间会再拉长,剪辑是这项巨大工程的第一步,张宇菲的工作就是为调色、配乐、特效等后续步骤打好基础。从演员瞟了一眼镜头,到跟焦员在重要的故事点上没对准焦,再到导演很喜欢的一条表演误录到收音话筒,问题大大小小什么都有,这些问题都要剪辑师着手一一解决,千头万绪凝缩在五颜六色的工作区里,拼凑起剪辑师日夜奋斗的“战场”。
“很多次回到家之后(我)都后悔选择了剪辑这个职业。”张宇菲笑着停顿了一下,话中有转折,“可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找到一个好办法解决了之前的故事情节问题,就会瞬间把所有不愉快都忘得一干二净,觉得自己每天做自己热爱的工作真的好幸福,哈哈哈哈,恐怕这就是真爱吧!”
张宇菲对剪辑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在成为全职剪辑师之前,她把剧组里的各种工作都走了一遍,也和朋友创办了公司,但她一边工作一边剪辑自己的片子,越剪越觉得后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部门。就这样她“入坑”剪辑,并决定更加深入地学习剪辑艺术,考上了美国电影学院的剪辑系。
“我觉得剪辑最有意思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一个过程。很多在拍摄中没有达到的效果,因为几个巧妙的剪辑,有时候最后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所有素材的亮点都会在剪辑中被发掘出来,就好像一部电影的潜力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张宇菲把这总结为“成也剪辑,败也剪辑”。
2019年,AFI FEST美国电影学院奖 《Vincent》红毯。(图片来源:AFI Conservatory)
从左至右:Cosme Liccardo, Gabriele Di Sazio, Yufei Skylar Zhang, Christina Yang, Aaskash Raj, Vincent Washington
大隐隐于“影”
十八岁开始在美国生活和学习,张宇菲人生中成长最快的阶段是在美国度过的,西方文化储留在她的观念和想法中,她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其他人要快。穿梭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时,听到擦肩而过的人讲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张宇菲在大环境中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对绚丽的多元文化心存敬意。
张宇菲合作过的最默契的导演,也是她的朋友,就是意大利人Gabriele Di Sazio。他们从第一次在学校里拍作业就一拍即合,后来Gabriele的作品都由张宇菲来剪辑。去年获得独立短片电影节最佳剪辑奖的作品《Vincent》也是两人共同完成的。2019年末,张宇菲还跟着Gabriele去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拍摄了一部用意大利语演绎的影片《A CUORE CHIUSO》。
电影 《A Cuore Chiuso》
合作多年成朋友,张宇菲很了解Gabriele的风格,只要看几眼剧本上对一场戏的描述,她就能知道Gabriele想要什么,她评价Gabriele是她认识的、对人性和感情理解最深刻的导演。“更难得的是,他知道怎么把对世界的理解和他的情感通过电影的叙事表达出来。”
在工作中状态比较随性的张宇菲,只有一条坚持不变的准则,那就是在开始剪辑前,她要确认她的思路和导演是一致的。相对于追求成片的流畅性,她更注重人物情感和节奏把控。连贯的画面剪接只是剪辑的基础,一个好的剪辑不会止步于此,而是要让观众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被电影人所引导。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有时甚至要打破连贯,借助不顺畅的画面来呈现某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和《Dia de las Carpas》的创作人一起为影片网站拍的宣传照
从左至右:Jervis Li,Marina Kato Hoag, Yufei Skylar Zhang, Bethany Michalski
中间:Joao Dall'Stella
“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剪辑师能得到的最高称赞,就是大家都注意不到有剪辑师的存在。”如果说导演和编剧属于影片的幕后人物,那么剪辑师就站在幕后的幕后,隐藏于影片的细枝末节中。他们需要有自我的判断和审美,却不能让个人风格凌驾于影片之上,这个分寸的把握张宇菲还在衡量。
剪辑作为后期制作的开端,也是影片的收尾与升华,灵活地调适自己的风格才能不被单调的思维主导,让每一帧有用的画面都有机会登场。“我们看待所有素材的视角都是中立客观,而且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如果一个镜头不能为故事增加意义,无论拍摄这个镜头花了多少心血,这个镜头就是没有用的。”
影片《First,We Eat》
Q&A
BAZAAR :去年的疫情让全世界感到揪心,影片《First,We Eat》讲的就是关于疫情下华人餐馆的经营状态,你在参与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张宇菲:我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只是用来娱乐大众的,更多的是承担着记录社会现状和教育大众的责任。如今全美疫情四溢,这对于餐饮业的打击巨大,尤其是对洛杉矶华人区的众多华人餐馆。这部记录片的中心思想是“食”这件事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多少因为工作、学业而滞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比往常更思乡,而最能够让人感到安心的就是一口热腾腾的家乡菜。但正如我们影片中采访的餐馆老板娘所说,很多小餐馆都因为无法靠外卖生意回本而被迫关门了。
在这部纪录片几个月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不经意地学到了很多以前忽视的东西,更加懂得珍惜和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了。
BAZAAR :你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影片呢?
张宇菲:我们做电影就需要什么类型的电影都看,尤其是在接到一个新片之后,我会补看很多这个类型的影片。我平时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也是时时变化的,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看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剧情片的话,我近几年很喜欢战争和历史题材。
每一次大家问道:“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我总是说“最喜欢”的一部实在是太难选择了,但《安妮霍尔》是我看过无数遍,永远也看不烦的一部电影。而它的导演伍迪艾伦是我最尊重的导演之一。
BAZAAR:未来最想合作的导演是伍迪艾伦吗?
张宇菲:当然想跟伍迪艾伦合作,因为我太爱他和他的作品。还有一位很希望能够合作的导演是王家卫,感觉跟他聊天肯定会受到很多启发。尤其他的影片都那么随性,很多想法一定是他和张叔平在后期剪辑中的灵感碰撞出来的。如果有朝一日能和王家卫合作,肯定会是一个很刺激的事儿。
短片《Dia de las Carpas》
BAZAAR :你最想拿的奖项是什么?
张宇菲:当然是奥斯卡啦!哪一个电影人不想自己的作品得到学院奖的认可呢?不过,近期的目标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圣丹斯、Tribeca电影节这样,支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声音的大电影节。
2019年我担任剪辑的短片《Dia de las Carpas》拿到了美国导演协会的最佳学生导演奖,当时我们也很吃惊。因为这是我们这些年轻电影人在好莱坞各大工会和协会能得到的最高认可。这些大大小小的奖也给我很多动力,相信自己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张宇菲剪辑作品《Dia de las Carpas》获奖经历:
美国导演协会DGA学生电影奖
加拿大奥克维尔电影节 最佳国际电影
加尔各答国际电影节 最佳短片
俄克拉荷马拉美电影节 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
科罗纳多电影节 Dr. George M. Sanger学生作品奖
拉美电影人市场 - 最佳学生电影
张宇菲剪辑作品 《Vincent》获奖经历:
独立短片电影节获得 最佳剪辑奖
独立短片电影节 最佳学生短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配角,最佳学生导演
独立短片电影节银奖 最佳剪辑, 最佳摄影
IndieX电影节 最佳学生导演,最佳学生短片,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设计
KINNO莫斯科电影节 最佳短片
张宇菲剪辑作品 《First, We Eat》入围电影节 :
亚洲人在银幕电影节
西雅图亚裔美国人电影节
张宇菲剪辑作品《The Swamp》:
洛杉矶短片电影节 最佳短片
洛杉矶电影节 最佳配角
最佳短片电影竞赛 最佳短片 最佳主演
作者:孔祥瑞
图片来源:张宇菲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刘晶,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