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孩子们手执画笔,
画下勇气,
画出生机,
也画出更辽阔的世界。
“试一试”这三个字,陪伴普梦婷老师走过了25年教学生涯,也让无数乡村孩子在画笔与色彩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2000年毕业之际,网络未通、信息闭塞,出身乡村的普老师无人引路,对前路亦感迷茫。恰逢村小师资告急,校长登门相邀:“要不要来学校当老师?”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应下,没想到这一试,便在讲台上坚守了25年。
“最初,教师于我,只是一份寻常工作。”普老师回忆着,“但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心便慢慢融化了。尤其看到越来越多的公益力量关注乡村教育,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感受到一种被托举的幸福。”
● 孩子们创作的24节气画作
2023年,“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在曲集小学落地生根;2024年,“致美计划”项目也随之而来。作为两个项目的美术负责老师,普老师的身影几乎贯穿始终:分发琳琅满目的美育物资、引导孩子们在美育课上创作、参与线上线下美育教师培训。“学校老师少,课时排得满,我主要负责美术,得用心盯着。”她的话语里是沉甸甸的责任。
在“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到来之前,“美育”对于这所乡村小学,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名词。“那时候哪有什么专门的美术课?每周一个年级勉强挤出一节,老师找张简笔画让孩子们照葫芦画瓢。全校没有专业美术老师,都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更是‘默认’的美育担当。物资的匮乏更令人心酸,一个班仅有几盒水彩笔,课堂上,借不到笔的孩子,只能无奈地随意涂画。”
●芭莎美育教室里的阅读时光
而“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和“致美计划”项目的到来,宛如一场期盼已久的甘霖。“打开物资包的那一刻,我们老师都很激动!多样新奇的材料见都没见过!”普老师讲述着,“尤其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是学校出现了一间芭莎美育教室,这是学校里最大也是最漂亮的一间教室。现在,孩子们一听要去芭莎美育教室上美术课或音乐课,个个欢呼雀跃。”
美育走进学校的两年间,彩笔与画纸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新世界,悄然改变着他们。
一堂关于藻井的美育课,孩子们的成长让普老师对美育有了新的感悟。“那次课我准备得有些仓促,美育直播课上,老师主要讲述着圆形图案的示例,可发到孩子们手中的材料里大多是正方形。我当时真担心,他们能做好吗?”
●孩子们笔下的藻井作品
结果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拿到正方形材料的孩子,做得格外认真!线条涂得均匀细致,粘贴小钻时全神贯注。遇到有同学不会组装,完成的孩子便主动伸出援手。”
那一刻,普老师豁然开朗:“美育,远不止于教会画画。它滋养的是耐心与专注,是同伴间的互助与温暖。有时候,过程本身远比完美的结果珍贵——孩子们沉浸于创作的专注,乐于彼此支持的心意,便是最动人的收获。”
而一位曾用“抄课文”筑起心墙的孩子,更是在美育的浸润下,学会了用画笔,讲述文字未能道尽的心事。
小宇,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父亲、爷爷相依为命。他性格敏感,带着刺猬般的防御,课堂上老师言语稍有不顺意,小宇便摔书、攥拳,仿佛随时准备争斗。学业上的困顿更是沉重,每当遇到数学、语文课的难题,小宇便一头扎进“抄写”的机械重复里,仿佛那是他唯一熟悉的避风港。当普老师将彩笔和画纸轻轻推到小宇面前,小宇下意识地连连摆手:“老师,我不要,我不会画,就不浪费画纸画笔了,让我抄课文吧。”
● 美育与其他科目的融合共创
普老师一次次温和而坚定地鼓励小宇:“试试看,画你想画的。”终于,小宇犹豫地拿起了画笔,开始了新的尝试。如今,这个曾以“抄写”隔绝世界的男孩,会专注地挑选彩笔,将心底那个沉默的避风港,用色彩和线条装点得生机盎然。画笔成了他新的语言,诉说着文字未曾承载的情感。
如今,芭莎美育教室已然成为校园里最富吸引力的地方。
“它不仅在芭莎美育课时开放,手工、阅读、美术等社团也在此生根发芽,更有无数的创意作品在这里诞生。”普老师介绍。
●孩子们专注在天马行空的创作里
为了展示孩子们的美育成果,校园里处处可见用心布置的日常展览:展板上贴满了童趣盎然的画作,树荫间牵起的绳子挂满摇曳的彩扇和精巧的手工。普老师说:“每当有展览,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像小鸟一样飞扑过去,找到自己的作品,骄傲地指给伙伴看。”
●在作品展板前欣赏自己的作品
美育带来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老师们也在这一旅程中收获满满。
拥有25年教龄的普老师,从最初对美育的“一无所知”,蜕变成了最热忱的学习者。不久前,普老师前往北京参加“致美计划”乡村教师美育能力提升研习营(北京站),她满载而归。
谈及研习营令普老师印象深刻的瞬间,她说道:“故宫博物院走访后的共创活动太棒了!以前我们多是按模板教学,设计课程时常感到思路枯竭。但那次分组创作,大家围绕故宫的‘美’,从建筑的精巧、传统文化的意境,到传承守护的深意,角度纷呈。我明白了,换个视角,世界便焕然一新。”她笑着补充:“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北京,能去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前沿的科技公司,何其有幸!”
●
普老师参加“致美计划”乡村教师美育能力提升研习营(北京站)
从前只教授语文、数学的日子,普老师坦言“有些平淡”;如今肩负美育课程,即便每周课时超过20节,身兼数职,她却由衷感叹:“很幸福。”
“看着那些鲜亮的色彩,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心也跟着明亮起来。”她温柔地说。
●孩子们将故事画出来
在这间被色彩与笑声填满的芭莎美育教室里,“试一试”三个字早已不只是普老师的信念,更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画笔——画下勇气,画出生机,也画出比课本更辽阔的世界。
- END -
* 图片来源:本期项目校老师—普梦婷
📑
监制:CY
责编:哲Zhe
撰文:Zz
排版:Zz&Kw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