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大到封面的排版,小到文章里一个字母的位置,都是设计者无数次思考和打磨的结晶。即便历经百年,在被重新翻开的时刻仍能感受到他们慧眼独具的魄力,灵动的情绪表达和在留白中的无言力量。而BAZAAR的封面设计历史,更是时尚界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封面上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变革、每一次大胆的打破传统,都让BAZAAR不断重新界定着关于时尚新的标准,也是设计者们贯穿着BAZAAR的精神向自己和时代的发问。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1867年11月,第一期《Harper's BAZAR》正式出版。在封面上,是两位身着婚纱的女子的素描,背景是一片浪漫的风景。上图是四位贵妇戴着当时最时髦的帽子的肖像。这些帽子的灵感来自当时的缪斯女神——法国皇后欧仁妮。当时,法国时尚被认为是世界时尚的标准。而BAZAR正是把这个时尚中心的最新潮流最快地带给美国女性的桥梁。在工具尚未成熟,技术尚未完善的19世纪,BAZAR用笔尖在封面精准地绘制出了属于那个时期尖端的时尚画像。
1867年第一本《Harper's BAZAR》
在奇思妙想与严肃表达并存的插画封面时代,《Harper's BAZAR》作为最早倡导妇女平等权利支持女性寻找新的生活方式的主流出版物之一,在普遍舆论认为骑自行车会损害女性健康也隐喻支持妇女参政的当下,将骑自行车的女性形象登上了封面。裙摆飞扬里,让自己的女性宣言和坚定态度在黑红的极致颜色对比中悄然怒放。
《Harper's BAZAR》1869年3月刊封面
19世纪,摄影艺术诞生,1888年《Harper's BAZAR》就首次以照片作为封面,模特精致的盘发、飘逸的袖口,以及束腰的腰身,都是在当时高级时尚的缩影。在1930年,BAZAAR中的第三个“A”开始登上杂志,《Harper's BAZAR》也正式改名为《Harper's BAZAAR》。
《Harper's BAZAR》1888年4月封面
进入20世纪后,《Harper's BAZAR》在那个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无畏且毫不停歇地开创杂志美学新境界,并为BAZAAR定调出无可取代的品牌Logo。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传奇的BAZAAR艺术总监——Alexey Brodovitch。
Alexey Brodovitch在1934年被时任《Harper's BAZAAR》主编Carmel Snow挖掘并成为BAZAAR的艺术总监,在他任职的25年中,彻底改变了时尚杂志的版式,开启文字与图像在双页布局中的使用,大胆的排版、出其不意的剪裁和创新的摄影风格成为行业的新标准。他将“留白”的概念融入杂志,让《Harper's BAZAAR》的封面设计在当时独树一帜。
Alexey Brodovitch在BAZAAR的封面设计受到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俄罗斯建构主义的影响,使用剪贴和拼贴技术自己创作。他设计了BAZAAR经典Didot字体Logo,1939年首次推出,很快便成为BAZAAR的标志性的封面字体,一直以各种变体使用,而如今,Didot已经成为BAZAAR的固定刊头,延续它源自法国的“血统”,Didot字体里蕴藏的时尚与浪漫让它成为时尚界字体的宠儿,也是BAZAAR奢华、精致和独特的象征之一。
文字、照片和艺术品在他的设计中交织,在其他的时尚出版物仍然喜欢传统看到模特全身图片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大胆地剪裁图像,昔日极致整洁的节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激昂的浪潮、激进的对比和优雅的停顿。
自创刊以来,BAZAAR不断打造有别于其他杂志的艺术版面,封面始终展示的是当时艺术界最前沿的艺术家的作品。Alexey Brodovitch不仅对美感有超凡的见解,还有精准的识才眼力,他邀请A.M.Cassandre为BAZAAR创作封面。用一场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狂欢,自由而又诙谐的插图为BAZAAR带来了堪称经典的设计。1939年9月,视觉效果以飘浮的眼睛和线为特色,“关注巴黎开幕式”的标题简单又明了,直言不讳又充满冲击力的表达成为AM Cassandre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Fabien Baron是继Alexey Brodovitch之后,第一个从根本上改变时尚和杂志设计面貌的人。他大胆的想象,将富有想象力的字体处理和空白空间相结合,简洁、时尚、摩登,这也是BAZAAR时尚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也把字体变成了图像。”Fabien Baron阐述着他的设计理念,轻盈的正文页面面向时尚元素,例如圆润、充满活力的字母“g”和“o”与Kate Moss的厚重珠宝相映成趣。除了比例和尺度,Baron还巧妙运用色彩,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多色字体。“我试图把杂志打造成一部电影,动作‘场景’之后应该紧接着一些更安静的场面,而且总是会有强有力的对话。”
《Harper's BAZAAR》1993年1月刊
《Harper's BAZAAR》1997年9月刊
《Harper's BAZAAR》1998年3月刊
数字时代封面设计的工具从硬件变为软件,卸去了油墨的滞重,在固定画布里延展出更无边的美学畅想。从选图并从中迸发曼妙的灵感,裁切图片、排版、配色,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有无数种搭配和无数种选择,对于设计师最大的考验便成了哪一种选择是最优解,怎么才能让设计与自己想象中的作品完美适配。
2002年时任美版主编Glenda Bailey与Stephen Gan合作的第一件重要的事,便是让BAZAAR的Didot字型Logo重登封面。这个标志性的Logo在21世纪初短暂消失,这一次的重现,更是BAZAAR的时尚精神复归。而这期封面的讨论度也像色调一样火热。穿着红礼服的Gisele Bündchen于一片干净简洁的白底伫立,身旁只穿插着封面文字,但位于杂志背面的封底并非以往的广告大片,而是以Gisele Bündchen的背影为底,以双关意味发表着自己的宣言:“Fashion's back!”
2004年Glenda Bailey开始为读者提供不同的封面。更具概念性、文字较少的封面,对于读者来说更容易接近,当时受到诟病的这一举措,如今,在行业内被广泛使用。
BAZAAR的内页设计全部围绕着机智、精炼和创新的字体运用,以增强杂志图像的力量。如今,BAZAAR不仅存在于印刷品中,在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专属BAZAAR的应用中都可以随时阅读。更在动态的记录里,让经久不衰的BAZAAR刊头与时代有了新的连接。
2005年1月第一本中国版《Harper’s BAZAAR》(《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出版。在新世纪的开头,新选择、新变化、新挑战,一切都在向上生长。《时尚芭莎》大胆又有冲击力的配色,繁复而有序的排版,将当时关于美的躁动、对于时尚的引领,和最新潮的生活方式,在最摩登的面貌中与读者见面。
而后近20年的时光里,《时尚芭莎》的封面设计也无数次交上了令人满意的成绩。那些流淌在BAZAAR封面设计师血液里的留白、极简和锐利,文字、图片的互文,人物与框架的巧妙联结,突破封面束缚的排版,也在《时尚芭莎》的封面上演。
《时尚芭莎》2013年4月刊封面
《时尚芭莎》2016年3月刊封面
在与数字技术密切结合的当下,《时尚芭莎》也运用科技不断在封面设计上进行新的尝试。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选择让虚拟歌手洛天依登上《MiniBAZAAR》3月刊,二次元与时尚杂志,科技与灵魂的碰撞,芭莎始终关注时代的脉搏,用时尚寄托人文关怀与时代信仰。而2022年10月刊的「来自中国」专题,我们首次启用AR扫描技术,用数字技术连接当下与未来,体验时尚的无限可能。
《时尚芭莎》2009年2月刊封面
《时尚芭莎》2022年10月刊封面
150年来,BAZAAR不仅是一本杂志,记录并改变、突破着时尚的面貌,也是记录我们这个不断变化世界的窗口,通过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和不被界限束缚不拘于传统框架的精神,展示着我们于世界共同的生活、思考,让那些灵动的,飘逸的,沉思的,神秘的一切在名为BAZAAR的设计里焕发新的生机。
本次我们也邀请到了2017年起就经常与《时尚芭莎》合作,多次参与重要封面企划与专题内页排版设计的设计师regardez,与我们分享他眼中的芭式排版风格。
BAZAAR:在你设计过的芭莎封面中,印象最深的一封是?
regardez:我印象最深的一张封面,一定是2023年9月刊的舒淇封面,至今仍是我最钟爱的一次创作。陈漫拍摄的照片本身已经足够惊艳——我需要思考的,只有如何在放上所有文字信息的同时,还能留住原图所有的闪光点。
以往遇到这样的机会,难免会有种“怕自己拖后腿”的惶恐感,但印象里那次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整个创作过程顺着灵感一点点推开,一切都水到渠成,很顺利,是一次非常有缘分的创作经历。
现在回头看那张封面,刊头顺着海水光影推开的渐变效果、文字排版贴合舒淇身体曲线的节奏感,还是很喜欢。今天,我依然不会想要去改动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BAZAAR: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个你最喜欢的芭莎封面设计吗?
regardez:答案当然是1992年9月的美国版《Harper’s BAZAAR》封面。这是 Fabien Baron 就任创意总监后设计的第一个封面,可以说他以全新视角重塑了《Harper’s BAZAAR》的摩登面貌。对我来说,这张封面几乎凝练了《Harper’s BAZAAR》视觉风格中最美好的核心:留白的力量、构图的巧思、极简的张力,摄影师与设计师的相互启发,以及——一个灵动的创意细节中(比如手心处“掉落”的刊头字母“A”),可能蕴藏着成就经典的惊人能量。
BAZAAR:中国版《时尚芭莎》的哪张经典封面经常让你从中获得灵感?
regardez:《时尚芭莎》以前有一张舒淇与葛优的封面是我的灵感源泉。记得那张封面上,舒淇抱着毛线球,葛优在一边织毛线,葛优织出来的东西,刚好就是“BAZAAR”刊头上的“A”,太妙了。我在做设计的时候会经常想到这张封面,想到它的诙谐灵动,想到它是如何轻巧却有力地打破了“刊头不能随意改动”的常规限制。这种灵感高于规则的态度,以及其中的轻盈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对设计的理解与选择。
《时尚芭莎》2009年2月刊
BAZAAR:如何看待预告与封面的关系?
regardez:它们之间可能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有时预告是一组封面故事的前奏,有时预告是封面选图的遗珠,但更多时候,预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可以“玩”的地方,因为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所以能够以好看为目的发挥任何创意——大幅度裁切、90度翻转、大胆的留白,真的是想做就做,所以每次设计预告的时候都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为了快乐而创作。
《时尚芭莎》2021年8月刊封面预告
《MiniBAZAAR》时尚芭莎电子刊 2022年3月刊封面
《时尚芭莎》2024年3月刊封面
BAZAAR: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如今芭莎封面的设计风格,你会选择什么?
regardez:锐利、精准和现代主义。
《时尚芭莎》2021年1月刊
BAZAAR:如果有机会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为BAZAAR ICONS做一个封面,你认为什么元素最重要?
regardez:最重要的是“没有限制”这件事本身。这里说的“限制”,不只是来自杂志或客户的那些硬性要求,更包括我在做设计时对自己设下的一些限制。比如,我常常因为担心大众难以接受,而放弃一些可能会引发两极评价的大胆想法;又比如,在设计封面时,我总是下意识地把自己放进“芭莎审美”的框架里思考,很少真正跳出来,去听听自己的直觉。可很多新鲜、有趣的点子,恰恰就是在跳出框架的那一刻诞生的。我觉得每一个ICON身上都必然有冒险精神,所以如果要为他们创作一张真正匹配「ICON」精神的封面,其中应该有创作者毫无保留的直觉与勇气。
《时尚芭莎》2025年5月刊封面人物李冰冰
《时尚芭莎》2025年5月刊封面人物Carla Bruni
BAZAAR:从2000年初封面上大量文字呈现的设计到如今只保留刊头和重要信息的极简设计,你如何看待杂志封面排版风格的改变?
regardez:我觉得这是时尚杂志的审美在向现代主义进化的标志,这种进化几乎已经成为全球所有时尚媒体的共识。过去,杂志需要依靠醒目的封面文字来争夺读者的注意力;而如今,编辑与设计团队必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视觉创作本身,以图像作为更具普世性的“视觉语言”,与还在阅读纸媒的读者建立情感共鸣。
封面设计中的“简洁”,并不意味着“摆烂”或“省力”;相反,它往往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与更细致的打磨,你需要让图像和文字相互成就,将它们的优点和美的张力发挥到极致,甚至需要每一处“留白”都能精准地服务于封面的整体美感。追求不应该是“变简单了”,而是“变精心了”。
出品/沙小荔
监制/宁李Sherry
责编、采访/Gin
文字/WOO
设计/WJLdesign温加林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