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乐活 > 真偶像 > 没有“少女感”的她们,怎么更美了?

没有“少女感”的她们,怎么更美了?

时间:2024-02-28 19:33 来源:时尚芭莎

没有“少女感”的她们,怎么更美了?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中女的幸福感在于,比起二十岁的自己,双脚丈量过更多的土地,大脑拥抱过更多的知识,见识过物性的神奇,也经历过人性的真实……

而这一切经历所带来的底气是女性的自信和自洽,不用抑制自己的喜好和隐藏自己的观点去取悦社会,不用以世俗审美来裹挟自身品味,生活、恋爱、美容里的一切选择,都基于一个点——我中意!中女的自洽就是“我中意”,自我满意是拥抱幸福的最大王牌。

独立自信的胡杏儿和吴千语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中女时代,她们不仅外在美丽,更有活得漂亮的本事!对于自我、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有着属于自己的从容与淡定,各自演绎出了瞩目的人生篇章。

本期我们也特邀思文做客美容专栏,来聊一聊身为中女的她面对年龄和容貌焦虑等相关问题的感悟~‍‍‍‍‍‍‍‍‍‍‍‍‍

思文

PROFILE

播客主理人

编剧

今年我奔四

日历翻到2024年1月1日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咯瞪一声:作为1986年生人,我竟然已经即将迈入我的38周岁了。
想起小学时妈妈跟朋友时开玩笑:“过年我就 31了,都奔四了。”“奔四”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一种幽默话术,女性一旦迈入 30 岁,便不得不随着时间的洪流被裹挟到这个队伍里。“奔” 这个字,多妙啊,青春如梦如幻,然而一过了这个门槛,不论是主动奔向,还是被动驱赶,没有一个人类能逃脱得了这场飞速的衰老风暴。而这场风暴,又似乎尤其针对女性。

在我妈那个年代女性一旦步入年老色衰,似乎应自动放弃一些权利。她们有很多身份,比如战土、孩儿他妈,但绝对不是宝贝,她们不能单纯做一个女人。但一个单纯的女人,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欣赏自己,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性张力,我们不避讳谈论自己的美丽和可爱,因为这跟年龄也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也依然可以被异性喜欢,当然,是否发展关系是另一回事。我们不必因为妻子或母亲的身份过度地让渡自我,正如那些潇酒自在地拥有家庭的男性一样。
是的,开头我的那个“咯噔”,有一大半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怎么跟我妈的 38 岁,不太一样呢?

我发现,身边的女性朋友活得比以前自在了。以前被采访,记者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你还相信爱情吗?”爱情和亲密关系,一度是我脑子里占据最久的东西。“女人为爱而生”,是一种描述,也是一种预言和诅咒,我们作为被预言的对象,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这个终局。人到40岁,会发现爱情是很美好的,很美好的一种佐料。我们所要追求的血肉鲜活的生命,天赋和热情的指引随着生命版图越来越清晰,似乎就在可以看见的地方熊熊燃烧。爱情隐身其中,但也不必为此耗费额外精力。偶尔跟女性朋友谈起爱情,她们会说:嗯,就那么回事。你最近有啥发财的机会吗?


我发现,我们这些 “奔四”的女性,不知道为何,还存留着许多,对于美貌的自我欣赏,对于亲密关系的享受,以及对于末来的憧憬。我经常会突然反应过来:不对,按大家的说法,这些东西在这个年纪已经不该有了呀?怎么回事?我怎么快四十了还这么可爱?
再看看周围,哦,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女性,由于各类护肤、运动和自我保养方法的加持,她们依旧美丽,保持着光滑的皮肤和紧致的线条。因为不需要囿于家庭,她们的眼神是闪光和灵动的。


我曾经也很容易被大面积的容貌焦虑所裏挟,看到明星的照片,就会脱口而出:“她胖了,她老了。”前两天我跟播客 《纵横四海》的主理人 Melody聊天,我发现当一个元气满满、鲜活的女人在你面前眉飞色舞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时,她的圆润和力量感化成了一种饱满的美,会不停地跳动和闪耀。这种美不同于 20 岁的青涩和单纯,它更像包容万物的有力量的女神,统摄和掌管万物。尽管这种女神在照片里也许没有那么符合 PS 的审美标准。


我想,如果真有“女神”,她应该不是个少女,少女总寻求庇护,而要成为女人,需要披荆斩棘,历经沧桑,拥有智慧、包容和爱。女人不是被赋予,而是亲手挣得自己的快乐,方能幻化成神。因为神,是如此自在、智慧、灵动和慈悲,这是只有岁月才能给出的珍贵礼物。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女孩玛蒂尔达问杀手里昂:“人生总这么痛苦,还是只有童年才如此?” 里昂说:“总是如此。”少女时期,我也感触于生命之苦,但现在,我会告诉玛蒂尔达:人生真的不总是如此,但只有时间,才会送给你生命最美味的佳酿。

中女时代,由追逐性感转向追逐智性,“我希望从装扮上看起来是个聪明的有智慧的人”是很多女生现在的扮美需求。而那些高智商的女性也不再是呆板的书呆子形象,她们有质感的装扮和搭配成为了很多爱美女生的icons参考,时髦知识分子风呼之欲出。


到底什么样的美能够激发整个女性群体的共鸣?或许白、瘦、精致的审美风格已经不再是社会认同的标准,时下女性所追逐的icons也不仅仅是皮囊,更多的是由外到内,全方位的智慧。这一次,我们邀请 屠龙的胭脂井 来为我们解析,智性之美从何而来。

屠龙的胭脂井

PROFILE

知名博主、认知脑科学博士

锦波生物首席算法科学家

ProtYouth品牌主理人


脱离“正统知识分子”的时髦时代


01

非典型知识分子

2008年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对门有个大哥做饭很好吃,我和我的室友常常去他家蹭饭。我们虽然都学历很高,但是大哥却常常在茶余饭后教导我们俩要提高“气质”。在他心里,一个有气质的女性知识分子应该是跟新闻主播一样:挺着腰板、穿着套装和高跟鞋、露出八颗牙的职业笑容;或者点一炉香,恬静地穿着旗袍抚琴。

他不能理解,为啥明明是清华毕业的姑娘,非要穿着小皮裙大长靴去pub蹦迪,或者大白天的不梳头发穿着拖鞋就去实验室摆弄数据;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注重仪态,喝咖啡把腿往桌子上一翘,而不是腰板挺得板正端着茶杯小口啜饮。


简而言之,他所适应的女知识分子,还是“大家闺秀”的形象:是让老百姓啧啧称奇的优雅的存在。他不能理解我们的风格和满不在乎的叛逆:糟蹋了一身的学识。他和很多女孩家长一样,还是对“培养气质”十分热衷:仿佛那种从画里走出来的典雅,才配得上知识。而我们的“多元”,像是黄瓜蘸酱配贝多芬,在他眼里透出了那么一点奇怪的“混搭”。


02

才华自有气质

从我自己来说,我从不喜欢板正的生活。我学习好是因为我热爱知识,并不是为了那种“气质高于老百姓”的称赞。我拼命地工作,努力地创造,恰恰是因为我想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而不是一个典雅的花瓶。



从那时到现在的十几年,大哥的那种理念从盛行到逐渐衰微,而“多元性”的混搭知识分子,却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其实是受众的成长:大学越来越普及、年轻人见识越来越多,她们再也不靠套装来辨别气质,也不靠眼镜来辨别学识,她们越来越有分辨能力:是骡子是马大家拉出来遛遛,真正的才华是一张嘴就知道你有没有。


03

智美是力量


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科技的逐渐发展,“知识分子”的形象越来越受追捧,智性恋越来越多,恰恰证明了人们思维的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美也是力量,而知识要与美结合在一起,变成中国产业升级的新的生产力。


人们推崇产业升级,也推崇创新和“中国智造”,所以逐渐把引领产业升级的人当作“时代icon”。这个时代的icon女性,不再仅仅是贤良淑德的形象,而是引领社会、推动科技进步,推动民族品牌和审美升级的领头GDP创造者形象。


人们向往这样的人并不奇怪:过去四十年我们制造业发达了,出口创汇了,但我们的代工厂还是赚小头,国际品牌赚大头。我在英国旅游的时候,看见帕丁顿火车站的帕丁顿熊卖30多英镑,内心燃起了很酸涩的感慨:这30英镑里能有几个钱分给中国代工厂的工人呢?有多少钱是英国品牌赚了呢?技术升级抑或品牌升级,都靠知识分子创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现在的知识分子,使命就是中国的产业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拿掉了贤良淑德的架子,投入了建设的洪流。她们勇于表达自己,使得知识分子的形象越来越多元和精灵古怪:不论粉色头发,还是多个耳洞,还有像我年轻时候一样穿着拖鞋去实验室,她们让自己舒服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必然在塑造更鲜活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同时,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出一份力。


中女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中女精神”,不急不躁,保持着清醒与自知,静待花开,历经蜕变,终将收获自己的高光时刻~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