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互联网上的“造神”运动如火如荼,走红的完颜慧德便是其中之一。
也许你不了解完颜慧德究竟是谁,但或多或少总会听到一些从网络发酵到现实中的梗与段子:
“好嘞是闺密,不好嘞是敌密。”
“这是一个lonely(伦理的)问题。”
“dou书(读书)的拟人(女人)最美丽。”
以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身份通过直播为网友提供咨询的完颜慧德,却因在直播间说出的那一句句带有浓重口音的发言,被网友剪辑成各种各样的玩梗视频,经由病毒式地传播,迅速在互联网上爆火,使她一跃成为顶流网红。
当完颜慧德成为互联网洪流中一枚娱乐化的消遣符号,一部名为《完颜慧德很烦恼》的纪录片上线,改写了这一符号的搞笑意味。走出直播间,网友们走进完颜慧德的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比起曾几何时清一色的戏谑,理解与共情成为人们对完颜慧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不可否认,跟随纪录片的视角,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展现出不可冒犯、不可诱惑和不可动摇之处时,她身上便具有了某种迷人的东西。人们用上帝视角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看见那些曾经卑微到谷底的艰难,连同过去一连串的戏谑狂欢在内,共同完成了一场关于完颜慧德的二次解读。
世界是一个舞台,人人都是演员。这句话放在充斥着直播的当下分外有说服力。舞台上的角色映射了大众的期待,观众们一边为其喝彩,一边又暗戳戳地等候演员露出马脚。
双重期待之下,被围观的完颜慧德,连同她的烦恼一起,无处遁逃。
当原本“娱乐至死”的故事有了另一种打开方式,我们发现,那些戏谑与荒诞的背后,藏着一个独立个体鲜活而坚韧的生命际遇。
随着故事的转向,在不断怀疑、不断相信、不断重建之中,我们进而思考:一个普通的女性个体,是否承载了书写“人类群星闪耀”的必要与可能?
完颜慧德本名完君,当她以“完颜慧德”的网名出现在抖音平台上,伴随着的还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这一身份。
然而直播中,她颇具特点的外貌、浓重的口音以及时常冒出一些守旧乃至落后的思想和观点,与账号主页简介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大心理学学士学位”等高端标签形成了强烈反差。
完颜慧德账号个人简介
正是这种反差,成为网络狂欢发酵的“兴奋剂”。网友们乐于将完颜慧德口中的任何一句话进行“整活”、加工、传播,进而整理出一套“楼兰语”“完颜慧语”,成为互联网上新一代的网感通行证。
完颜慧德,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造梗浪潮里,成为一个符号,被动地认领了聚光灯下的角色。而专业性成了大众眼中她“露马脚”的地方,随之而来的负面言论集中在她那些听起来缺乏专业度又鸡汤味十足的心理咨询。
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以荒诞不经的方式宣告走红。面对从天而降的流量与拥簇,即使沉浸互联网多年的年轻人也会乱了方寸,更何况是年过半百的完颜慧德。
直播间里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看热闹”而来,与互联网上的戏谑与揶揄相比,完颜慧德的态度是较真。她严肃地回怼网友,拉黑来连线玩梗的乐子人;然而越是严肃认真,她的一言一行越是成为可以放大的乐子,戏谑与较真一张一弛,驴唇不对马嘴的交流散发出浑然天成的快乐。
在审丑与土味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很难说这些戏谑的背后充满了恶意。造梗和传播不是为了攻击完颜慧德,而是为了模仿她。那些在网络上乃至生活中说着“不好嘞是敌密”“笑拥咧”“女人要iPhone手机”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地成为“完颜慧德”这个符号的一分子,兴高采烈地上台与完颜慧德共同出演这场滑稽戏。在当下,成为自己口中的“玩笑”,似乎远比居高临下地审视玩笑来得更有“意义”。
毕竟如今的互联网已是Z世代的天下,在冒犯与修正之间,Z世代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娱人与自娱。
直播画面里,看起来“离经叛道”的完颜慧德,连同远去的严肃价值观,击中了当下以虚无和荒诞为精神食粮的年轻人。
而这一切,落在完颜慧德眼中,沉淀为纪录片里她所流露出的困惑与欲言又止。
一场看似“娱乐至死”导向下的走红,构成了完颜慧德的烦恼;就连她的烦恼,也成为了这场网络狂欢的一环。
纪录片《完颜慧德很烦恼》的出现,改写了“完颜慧德”作为网络符号的叙事走向。
透过他者的镜头,完颜慧德首先完成的是一场略带辛酸的自证。
关于学历,她确实通过自考取得了北大心理学专业相关学位。
关于姓氏,也并非杜撰,在她的家乡甘肃泾川确有女真族后裔,仍自诩完颜氏。
网友眼中完颜慧德身上那些蹩脚之处,摊开来却是这般光明磊落。
当来自网络上关于学历和姓氏的质疑不攻自破,完颜慧德的烦恼清晰可见。
直播间中每每到达上限的拉黑人数,是完颜慧德面对“烦恼”所表现出的最温和的倔强;而坚持直播,则是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争。“我绝对地不可能说是让你们把我逼着,我灰溜溜地退出去。”
可是当直播间里的“捣乱”蔓延到日常生活中,演变为一种骚扰时,她还是困顿在了“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要受你们这样的侮辱”的不解中。
一场记录,修正了长达半年存在于网络世界的较真与戏谑的偏差。
而真正引发这场叙事走向逆转的,是离开直播间的完颜慧德,在纪录片的镜头下,回归“完君”这个真实的生命个体。
直播间之外的完君,独居在西安的一间廉租房里,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三年不曾买过新衣,与众多差不多年龄的底层妇女一样节俭朴实。
准备跟随镜头一同返乡探亲时,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鲜红马甲,同时也是“人生中最贵的一件衣服”,露出了在直播间少有的笑容。那一刻,个体的鲜活冲破了网络狂欢编织的认知屏障,而当走进完颜慧德的成长历程,才得以洞见这个故事真正的底色。
完颜慧德出生在改革开放前一个重男轻女的村庄,年幼丧父,在亲戚屋檐下长大的她,自9岁起就自己做饭。
关于原生家庭的描述,寥寥几句足以令所有的调侃与造梗狂欢息寂。原生家庭的底牌,也构成了完颜慧德人生的底色。记忆里父亲每天回家带给她的一只鸡爪,以及谈及母亲时的缄默与隐忍,完君成长历程里的每一个面向,都是对互联网上“完颜慧德”这个符号的拆解与补全。
于是人们逐渐体会到,网络上肆意发酵的、有些荒谬的完颜语录,实则是完颜慧德在个人生活经历中的真实感悟。
从“闺密”到“敌密”,新词创造背后是她出车祸向好朋友求助却惨遭拒绝的落寞;
“读书的女人最美丽”,则是一位农村女性在困顿环境中向上奋进的认知判断和动力支撑;
“你是妈妈的拖油瓶”,对女孩身份的残忍定性像一把利剑,在刺痛别人的同时指向了童年被抛弃的自己......
在“发疯”当道、以此释放无力感的今天,完颜慧德的故事,更像是偏差修正之后,一场传统价值观主导下的励志故事。
那些她曾在直播时发表的“鸡汤方法论”,源于她自己人生践行后的笃定。她坚持“读书改变命运”这套普世又朴实的价值观,走出大山、开展事业;当人们不再为“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比别人差”这样的励志鸡汤买单,却发现有人身体力行地将这句话视为向上自救的绳索。
完颜慧德的故事击中了人心,不单单是再次证道的传统人生价值与积极意义,而是走出网络符号之后,鲜活个体身上那种感人的生命力。
随着理解与共情成为打开完颜慧德的另一种方式,她身上的种种矛盾,转变为耐人寻味的复杂性。
人们感慨完颜慧德一路靠读书走出大山的艰辛,却也难以忽视她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在提供心理疗愈时专业度欠缺的业务能力。
人们共情她努力挣脱“我又是个女孩子,谁要我”的性别处境,却也对她的女德发言嗤之以鼻。
尤其当一些人打着理解与共情的旗帜,将完颜慧德的故事奉为现实版“我本是高山”“走出大山的女性奋斗史”,这些带着崇高感与割裂感的描述,浩浩荡荡涌向戏谑的另一端,仿佛这是一条非黑即白的单行道。
理解,是为了更好地平视;当我们对一个人自然地平视,质朴而明确,不功利也不廉价,由此达成了尊重。
完颜慧德既不是“高山”,也不是小丑,她是时代的产物,带着老派的观念,一头扎入网络世界的洪流,经历认知冲击和自我调解,才勉强跟上时代步伐。
直播间里她所表现出的错频与隔阂,确确实实与年龄和代际有关,她的回答与不解都是认真的,是属于老一辈的,只不过恰好切中了当下年轻人玩梗作乐的脉搏。
她不是上野千鹤子、戴锦华或者张桂梅等任何女性主义先锋,用切中时代命题的女性力量感召众人。也许在完颜慧德身上看不到与时俱进的女性价值,恰恰相反,她的女性意识是那么朴素,甚至透露出一种不自洽,她一边高度肯定女性通过读书学习向前进步的可能性,却摆脱不了“女人要安分守己”“女孩是拖油瓶”的落后认知。
但这不妨碍人们从她的个人经历里,清晰地感知女性的处境。在多种困窘的处境当中,女性被派定了更多艰苦卓绝的、忍辱负重的状态,对处境的共鸣无须刻意煽动或赋予崇高,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真实的吸引。
同样,女性的自我书写并不存在模板。完颜慧德与命运博弈的勇气与努力,不需要美化或神化,也不需要任何主义作为背书,她渴望走出那个重男轻女的村庄,她不愿承受原生环境对女性的规训与压抑,这些反抗的时刻是否经由先进的女性意识的指引,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鲜活的个体在命运面前做出了选择,我们才得以看见如今的完颜慧德,那份与命运博弈的勇气与努力,属于每一个普通且平凡的个体。
也许我们正在经历“对光怪陆离兴奋敏感”的阶段,只有直面生命的复杂与多面,才有可能真正认知一个完整的人。
与其高山仰止,不如承认完颜慧德身上的复杂性,承认那些旧式的三观难以开解和指导今天的疑问。当励志思想遇上娱乐精神,碰撞之下产生的化学反应,化作直播间里喷涌的弹幕。
荒诞的开局,抽象的复制,以及转身后的返璞归真。如今,完颜慧德的故事已如掬水月在手,一波三折。
完颜慧德的走红及其叙事走向,以解构与戏谑当道的互联网文化为背景,有个体生命反对规训的抗争与局限,更涉及年轻一代集体情绪里那些未经梳理的暗涌。
直面荒诞,或是被荒诞淹没?对于完颜慧德来说,这曾是一个lonely的问题。
如今回看才恍然,这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连接世界的两条必经之路。
所幸,这两条路,完颜慧德都已走过,不仅连接了自己和世界,也连接了网络世界里的完颜慧德与现实世界里的完君。
纪录片中,当被问及是否觉得网络上的鬼畜戏谑出于网友们对她的喜欢,完颜慧德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留下些许沉默。
这份沉默,仿佛是她与这个飞速变换的世界之间的安全气囊,有人理解为释怀,有人理解为无奈,有人理解为她仍在小心翼翼地捍卫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界限。
所幸,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理解。当戏谑与狂欢渐退、共情也归于平静,也许故事停在互相理解的时刻,就是最好的状态。
人们参与并见证了完颜慧德这场叙事的一波三折,共情她童年的缺失,也肯定了她不断向上自救所传递出的鲜活与真诚;人们理解艰难生存环境下成长的完颜慧德在思想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也保留对她职业能力的质疑。
所幸,人们终于明白,在“神”与“人”、黑与白之间,这个世界需要允许灰色的存在。
所幸,人们终于明白,完颜慧德的烦恼,是一些人面对格格不入的新世界所发出的困惑,这是普通人的烦恼,是每个独立个体,在时代的浪潮里继续前行,总会碰上的问题。
而这的确是一个lonely(孤独的)问题。
文内配图截选自纪录片《完颜慧德很烦恼》
监制/ 宁李Sherry
责编、撰文 / Yee
视觉 / cc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