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莎·课后一小时人物专访|我在山里教写诗
时间:2021-09-26 01:54 来源:时尚芭莎
她叩开一扇扇心门,洞见想象之余,拥抱着童稚而细腻的灵魂。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王老师既是孩子们的语文老师,又担任着“芭莎·课后一小时”诗歌课堂的整体教学工作。她说,学习写诗的路,都是大家一步步“试”出来的。
第一次与这群孩子们相见时,她接任了班主任及语文教学科目工作。几节课下来,她发现整个班级的语文能力,比预想中的还要差一些。绝大部分的孩子不识拼音、不会笔画,更是毫无笔序可言,与其说他们写字,倒不如说是对着书上画出来的。程度稍好些的孩子,能写字、识词,但语言逻辑能力和想象力贫乏,作文里常是语不成句,连最基础的比喻句都不会用。
于是,她用了两年多时间,从拼音开始,一点点教他们使用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引导下,孩子们在阅读、学习中发现了兴趣,积极度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还会在课后向她讨教学好语文的诀窍。到四年级学期末,学校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终于获得了第三名。
眼看着孩子们对阅读表达的兴趣提高,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可还没有轻松多久,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大水小学的孩子们既没有充足的课后阅读书目,更没有课外兴趣班,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语文课本,或是反复重温(校本课程模块)“读书吧”划定的课外读物。
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一筹莫展之际,“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诗歌课程“撞”进了王老师的世界。
"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通过开发美育课程、培育乡村美育教师、提供美育教学设备等方式,希望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让更多的乡村儿童能接受到美育教育的熏陶,助力乡村美育发展。作为“芭莎·课后一小时”四季诗歌课程合作方,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简称“是光诗歌”)是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从2016年10月开始,“是光”通过为当地教师提供诗歌课程包和培训,解决乡村孩子缺乏心灵关注和情感表达渠道的问题。截至2020年9月,“是光”已经服务中小学1000余所,100000余名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节诗歌课。
然而,她对诗歌教学并不自信——接管班级三年来,她所负责的仅是基础语文教学工作,平时从未接触过诗歌,更不知道要怎么教会孩子欣赏诗歌,甚至是创作诗歌。
自己能教好吗?孩子们有写诗的想象力吗?孩子们的诗,应该什么样子?
思来想去,她差点打起了退堂鼓。但想到孩子们在诗歌课上能有更多课外书读、有崭新的教具、还有新颖有趣的多媒体课程……为了让这群山里娃能拥有自己的课后兴趣班,王老师决定,“不管难不难,还是要试一下”。
就这样,她带着班上的孩子走进芭莎美育教室,摸索着踏上了创作诗歌的道路。
第一节诗歌课,王老师几乎是以惴惴不安地心情走进教室。打开诗歌教案,她在黑板上画了个圆,按部就班地对孩子们提问:“大家想一想,‘圆’能想象成什么?”“圆”总能联想到一些浪漫、美好的事物吧!没想到,孩子们纷纷回答——老师!“圆”是坑坑洼洼的锅盖,是煮饭的锅子,是我们吃饭的碗!她立刻在黑板上,围绕着圆添上许多小点点,不死心地追问道:“那你们觉得,这堆点点像什么?”锅盖、碗、沙子,这些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事物,与诗歌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想象得美一些、对一些?”她几乎快被孩子们的回答气晕了:“圆得不像月亮、点点不像星星吗?”“老师,我们想不到呀!难道想象的东西,一定要美吗?”这句反问,如闪电般照亮了她的心。对呀,“诗歌”为什么非得纠结形式上的美呢?畅所欲言的课堂,本就是孩子们大胆表达平时想表达却又没有机会说的心声的时刻。毕竟,大人与孩子心中的世界大相径庭,我们看到的一堆沙子,可能正是孩子们手中可塑成万物的神奇玩具,这对他们而言,已是足够美好、奇幻,为什么要强求大家的思维一致呢?
第二节诗歌课起,王老师决定,让他们放飞自我,“想什么是什么”,孩子们果真渐渐放开自己,发挥起童趣满满的想象力,用稚拙的语言,写下心中可爱。诗歌是文字的艺术化表达,更是心灵渴求的密语。顺着这些可爱词句,她叩开了一扇扇心门,洞见想象之余,拥抱了年轻而细腻的心;她看见了思念、听见了渴望、触摸到了无限的深情,更懂得如何为孩子们拨开萦绕心头的迷茫。其实,孩子们的心中都深埋着爱与想象,只缺一个契机学着表达。“才上了一学年的诗歌课,我们整个班级都有很大的变化:孩子们变得阳光了,变得自信了,变得团结了,变得有爱心了,变得会感恩了,变得有主见了,变得积极向上了……”六一儿童节,学校安排王老师推荐两个孩子作为节目主持人,她选择了两位在诗歌课上敢于大声读诗的孩子——小杰(化名)和小菡(化名)。不过,这个决定仍然让她心里有些打鼓:孩子们很少有在全校面前表现的机会,他们会害怕吗?尤其小菡,这个文弱、羞涩的小姑娘,平时上课举手回答长些的问题都不敢,可以做好主持吗?很快,她的担忧在读到小杰的日记随笔后骤然消散:“今天老师选我当主持人,我非常高兴,可是大娘却说应该选哥哥,因为我没他开朗大方,平时不会说话,都是我们老师没眼光才会选上我。气死我了!我一定要好好练习,做给他们看,证明王老师没有选错人!”而小菡在主持时的亮眼表现,更是得到了教导主任的高度评价——曾经只敢在诗歌课上有所表现的她,大大方方地站上主席台,朗读主持词的语气、表情自信生动,一如沉浸在诗中那般,“甚至连普通话都比之前做主持的同学讲得好,是学校近几年最出色的小主持人”。
这两个孩子,尽管在课堂中还是羞涩的,但王老师清晰地看到,因留守生活的孤独而流失的光彩,正逐渐回归。回想起最初执教诗歌课堂的窘境,王老师说:“(那时)自己不会教诗歌,只会语文课上教古诗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让孩子们朗读、理解、背诵示范诗歌再进行仿写,不知道怎么启发孩子,更没有意识到需要欣赏孩子的想象力,跟孩子的关系就是一个教、一个学。开始看到他们在(诗歌)课上反应不多,特担心教不好,耽误孩子。”现在,诗歌课是大水小学习作反馈率最高的美育课程,说起交诗歌习作,这群古灵精怪的小诗人,积极度比交作业还高。王老师也从曾经严厉较真的“教导员“,变身孩子们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在日记中倾诉心事的知心姐姐,更是被学生们争相呵护的“大熊猫”。工作生活中的一次次低落时,她的身边都围绕着孩子们的关爱。教导与学习,给予与守护,她用知识点亮着未来,孩子以惊喜照耀着她,彼此辉映,相伴着走出山村,走向梦想。童稚的心灵是细腻的,孩子们所拥有的未来也是无可估量的。幸而有诗,保护了他们心中纯粹,更给予了他们大胆向前奔跑的勇气。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