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李东宸
本文转自 微信公众号:芭莎艺术 bazaarartchina
他叫Chuck Close,生于1940年,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和祖母也重病缠身。年幼的他因染上肾炎而整年卧病在床,还患有严重的先天性阅读障碍症和面孔失认症......
总之,童年不幸福且患有严重先天不足的Chuck Close行动协调力极差,按理说就算与艺术有缘也不该是绘画这门对手、眼、大脑协调力要求极高的行当。但Close钻研绘画却恰恰是因其病魔而起......
患有面孔失认症的Chuck Close因很难辨识出熟人的面孔而执着地研究起人的面孔,目的是为了“锁住记忆”。起初Close只是一名普通的肖像画家,当他技有所长后发现自己总是在模仿别人的东西而缺乏创新,于是在1966年,26岁的Close辟出了一条与大多数肖像画家不同的道路——以照片为蓝本进行绘画。
也就是说在创作一幅画之前,Close会先用相机将肖像进行拍摄,然后借助工匠式的打格放大照片,再用投影仪将照片投射到等大的画布上进行逐格描绘。
这种画法称为“照相写实主义”,是流行于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特点是作品基本以照片为参照,在画布上进行客观清晰的再现。用Close的话说,就是将“摄影信息翻译成绘画信息”,其惊人的逼真程度,比起相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家们是基于对50年代摄影技术飞速发展而将取油画而代之的反抗和阻止,那时以Close等人为代表的青年艺术家们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而创作出倾向明确的“照相绘画”。
同一时代与Close并肩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家还有埃斯特((Richard Estes)、戈因斯(Ralph Goings)等,而Close在创作上与他们的巨大不同不仅表现于题材,更在于患有面容失认症的Close将一张张面孔分成若干方格来逐一分解记忆的独特手法导致他构筑出来的巨幅画像远看整体逼真难辨,近看局部却极为抽象(这一特点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李东宸,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