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精彩对话
秀场设置在米兰达·芬奇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是为纪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达芬奇而建立。它成立于1953年,坐落在一个始建于16世纪的古老修道院建筑群中,完美体现了达·芬奇的精神:将科学、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是时尚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殿堂。
本次大秀“瑞银鸟·轻山见漫”呈现了多个主题银饰系列。主打作品“银色绽放”从中国苗族古老文化太阳鼓中提取美学符号,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解构松花形态,通过现代极简的设计语言与虚实相生的镂空结构,将自然意象转化为可佩戴的艺术。松枝叠影、银光流转,步履之间熠熠生辉,勾勒出一幅流动的东方画卷,引来现场阵阵赞叹。
【银色绽放系列】
其余作品也各具特色:松花芨语系列撷取苗族"蝴蝶妈妈"传说,以非遗花丝工艺精铸999足银蝶翼,融入松枝元素。蝴蝶象征生命轮回,松枝代表坚韧品格,将古老文化图腾转化为现代珠宝语言。清风系列运用水滴与三角形设计,模拟微风吹过时的灵动姿态;山见系列以几何线条构建出山峦叠嶂的意象,体现东方山水美学;夏序系列捕捉夏季的自然元素,蝉翼、蝴蝶等造型通过非遗技艺得以诗意呈现。
【山见手镯 夏序戒指】
【松花芨语项链】
“轻山” 是自然之境,取山水灵韵与民族文化的留白之美;“见漫” 是生活之态,融诗意与本真于日常。作品以中国苗族文化与自然万物为灵感,却并非简单模仿形态,而是捕捉其精神内核——蓬勃的生命力、坚韧与永恒。中国苗族崇尚万物有灵,山有山灵、水有水魂,枫木是祖先的化身,蝴蝶是生命的起源,银饰錾刻的每一个纹样都是对生命的礼赞。他们崇拜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们强调众生平等,万物在银饰纹样里拥有同等的艺术表现地位。而这些苗族世代传承的文化,正通过一件件精美的银饰,焕发出新的生机。“瑞银鸟·轻山见漫”银饰,不仅是装饰品,也不仅是东方美学的传递,更是传递生态智慧与文化血脉的精神媒介,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交流的媒介。
非遗技艺与当代设计的共生
产品设计师兼品牌创始人张晓,另一个身份是银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有着深深的信念。深耕中国传统银饰工艺十余年,精通苗族银饰锻制、花丝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以精湛的银饰工艺,打造慢时尚奢侈品。
【产品设计师张晓】
银饰锻制需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包括铸炼、捶打、錾刻、焊接、编结30道工序。而花丝工艺则需把银反复抽拉成细丝,再经由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手法制作,讲究眼到手到,精准无误,轻山见漫的银饰作品延续了这两大传统工艺,又融入了现代极简主义设计,打破传统银饰的沉重感,赋予其轻盈、诗意的当代气质,令人叹为观止。
【张晓正在制作银饰】
“不仅要保护传统技艺,更要让它们活在当下",张晓在秀场外的采访中表示:“我们不仅仅是在做银饰,更是在传递来自东方的审美体系与生活方式,也契合全球时尚对可持续与人文价值的追求。银饰上的每一个纹理、每一处镂空,都源自中国古老的神话叙事与自然观,而它的表达方式则是当代的、国际的。”
品牌全球化与文化自信的同步进阶
美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工艺价值和美学设计,“瑞银鸟·轻山见漫”与国际时尚界来了一次深度对话,传递了中国非遗的现代生命力。而品牌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全球化的战略,让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东方审美结合西方时尚,引领东方美学的全球化浪潮。
值得关注的是,“瑞银鸟·轻山见漫”根植文化,但不拘于传统:将技艺转化为当代设计语言,在中国银饰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品牌的卓越实践屡次获得中国官方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与报道,包括央视新闻、文化类的非遗专题节目等。
从贵州的大山到国际舞台,这是一条从文化自觉到品牌自强的新道路,也是一个民族品牌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的新开端。据悉,米兰只是起点,轻山见漫已打开法国市场,将继续扎根传统,面向世界,在巴黎这个时尚之都持续拓展东方美学的表达边界。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