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乐活 > 文艺场 > 苏磊:舞出一片天地来

苏磊:舞出一片天地来

时间:2025-02-10 17:28 来源:时尚芭莎

苏磊:舞出一片天地来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将共同度过第一个非遗春节。

春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来都不是我们陌生的节日,春节的申遗成功让我们突然意识到,在“非遗”这个庞大的选题下,人人都是春节非遗传承人,人人都是时间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记录者。而传统工艺的坚守,使当下更具岁月的厚重感。这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绵延着来自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的精神财富。

《时尚芭莎》采访了八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他们的匠心与坚守,分享属于他们的春节纪事。


·非遗“守”艺人 苏磊·

黄龙溪火龙灯舞第三代传承人

“岁岁春节烧火龙,焰花遍地乐融融。一任火焰高百尺,龙腾人欢气势雄。”

今年44岁的苏磊是黄龙溪火龙灯舞的第三代传承人。黄龙溪的火龙灯舞源于东汉,盛于南宋,到元代广为流传。先民依据“烛龙”和“应龙”的传说,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火龙灯舞”。如今,这一传统技艺将舞龙、火焰、打铁花融为一体,成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表演之一。表演时,舞龙者舞动着火龙,在1500℃的铁树银花中灵动穿梭。火龙上下翻飞,栩栩如生。

2008年6月7日,黄龙溪火龙灯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未至,苏磊带领的黄龙溪火龙灯舞队已迎来最忙碌的时刻。他们从腊月十几一直忙到正月十五,每天清晨六点起床,深夜十二点才归,忙得脚不沾地。一人舞龙,全家助力。苏磊的家人几乎承担了舞龙队的大部分后勤工作:为忙碌的队员们煮饭,整理衣服,一同帮忙。每一年的春节,与其说苏磊回家过年,倒不如说他和家人、舞龙队的队员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忙碌而充实的春节。

锦鲤刺绣正红套装(特别定制) M essential

据苏磊介绍,如今的黄龙溪火龙灯舞经过了创新。例如,从2007年起,他提议让人、火龙与打铁花共舞于同一场景,铁花四溅,游龙翻飞。此外,他还对烟花的火药进行了改良,将原本易腐蚀皮肤的材料换成了中草药。用他的话来说:“这年头,传承非遗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他自豪地说起,如今的他还在黄龙溪当地的一所学校里教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孩子们舞龙。“每个班都有一条龙,一共有十几条龙。我想着,以后他们大学毕业了,如果在外头找不到工作,回到家乡,那我就聘请他们加入火龙灯舞队,至少有口饭吃。”


火龙灯舞队的舞龙人平均年纪30至40岁,一般来说,到了60岁就会退休。不过,苏磊却特别自信,他豪气干云地说:“我嘛,至少干到65岁!”


监制、策划/王晓白

摄影/陈漫ChenMan

形象/王昊

化妆/罗康

发型/刘涛

导演/SHG何刚

统筹、编辑/匡安安

撰文/徐小喵

制片、协助/沐慈、吉恺、刘子瑜

宣传/刘子瑜

美术/Feifei_Li

服装统筹/XIXI、康康

服装助理/思宇、Dimo、闪闪、miva、大头、海艳、大楠、Fanny

视频摄像/马小博、嘟嘟

视频剪辑/Agaii

新媒体编辑/Violet

新媒体设计/Billie

场地鸣谢/青城山宿仙谷酒店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