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乐活 > 会生活 > “不自证”后,我过得好多了

“不自证”后,我过得好多了

时间:2023-12-13 23:26 来源:时尚芭莎

“不自证”后,我过得好多了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最近,蒋欣在新剧《小满生活》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她饰演的职场女性在酒桌上面对同事质疑“是否怀孕”,为了证明自己只是胃炎,在同事的步步紧逼中喝下白酒。

平移到现实生活里,面对不友好的提问和无端指责,女性也习惯性用自证来让自己摆脱质疑,始终记得“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教诲。

面对莫名其妙的诋毁和评价,有时候想要证明自己的态度越是强烈,反而越是变成闹剧收场。当「自证」在不同的关系中复制,在一次次艰难的自我说服中,逐渐演变成了不再自信,以及被别人的评价影响左右,最终陷入「自证陷阱」。

《小满生活》剧照

“你打扮成这样是为了给谁看?”

“喜欢大牌,你怎么这么虚荣?”

“我又没有别的意思,你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

......

诸如此类的质问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地通过解释来为自己“澄清事实”,在不断解释、举证之后,反而得到越描越黑的结果。

戴锦华接受采访片段

在女性身上,无端质疑通常会更加明显,它与时代、社会、家庭的偏见紧紧纠缠。

从小接受的教育,从小传递给女性“要成为好女孩”的观念,社会中,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束缚。这些主流规训使得女性在对自己的道德标准上往往有更严苛的要求,并且试图给外界展示一个更加完美的形象。

有人恰恰是想利用女性对于自己的高期待和高敏感,严重的如造谣、网暴,轻微的类似贴标签、污名化等,通过贬低来不断引导你列举理由来自证清白,从而实现精神控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句话:“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面对被评价、被质疑,很多女孩习惯性的反应是对自身进行调整,或者确保自己处在完美值之上,这也是社会性别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但很多时候,往往因为发出质疑的那些人把自己放到了审判者的位置,他们从来只是想满足自己作为高位者的「权利感」,并不是真的关心事实的真相。

电视剧《欢乐颂4》剧照

而在那个你准备开口解释的那个瞬间,已经在无意识中陷入了他人制造的「自证陷阱」。

网络上我们也看到过不少女性陷入过这种自证中,她们其中不乏已经获得成就的意见领袖。比如牛津女博士生朱朱,在被评价“学历造假”等尖锐的攻击时,她放出学历证书、解决数学题来自证自己的成绩,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普通的情感关系中,通过自证陷阱来控制女性也不在少数——被男友攻击“不清白”,女孩因为自己的道德枷锁,甘愿被禁锢;被打上“物质”的标签,女孩下一刻就想要证明自己纯粹的爱情,拒绝别人的礼物成了某种应当。在你发现这段关系需要通过不断自证对对方的爱,记得亮起红灯停下来冷静思考。

在他人的逻辑上去反驳他人,拿出了所谓的“证据”,就一定会有人信吗?

电视剧《小满生活》剧照

电影《让子弹飞》里有个经典片段,小六子被污蔑吃了两碗粉,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他在起哄声中当众剖开自己的肚子。开头说到的《小满生活》里,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隐瞒怀孕的事实,不顾胃炎的痛苦,喝下了那杯白酒。


看似还自己一个清白,其实是对自己的进一步伤害。

有人曾提出“女性总是太容易道歉”,这不仅是成长过程中一再强调的礼貌,也是在社会的草蛇灰线中女性的生活方式。当进入自证的逻辑之后,其实“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认同了对方的评价”。《你好,疯子》里说,“让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件事本身就不正常”,而站在他人的质疑声中否定自我,也本就是个思维悖论。


牛津女博士生朱朱即便做出了那道数学题,反而遭到更加严重的“人肉”。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后,她选择向外界求助,也进行了心理疏导;在经历过对抗与和解之后,她也提出面对这种不怀好意的攻击,可以选择不去理会,既不掉入自证陷阱,也不掉入“不能自证”的捂嘴陷阱中。“无论是反击还是逃避,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平衡。”

电视剧《黑暗荣耀》片段

《黑暗荣耀》里,东恩对于男老师的攻击,并没有顺着对方的逻辑承认或否认,她选择直接反问回去,需要解释的是对方而不是自己。连《甄嬛传》中想要证明熹贵妃“罪不容诛”,皇后团队都需要拿出有力的证据。面对不实的谣言,只需要记得谁主张谁举证,不用先去思考糟糕的是不是自己;面对无关的人,更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让自己陷入漫长的自证清单。

回归女性本身,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自我,不意味着要牺牲掉自己原本的立场、情绪,以把自己装进他人目光搭建出来的框架。试试去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可能,“尊重他人的声音,但只成为自己”。

《凪的新生活》里的女主角大岛凪在辞职分手后去一个乡下出租屋里独自居住,在她发现不用早早起床花一个小时夹头发掩盖自己的自然卷,也不再是那个察言观色的卑微女孩,她意识到原来生活可以有另外一个样子。

电视剧《凪的新生活》片段

每个人的认知本就不在同一维度,当面对观点的分歧,尤其是那些不怀好意的质疑,无须精神内耗和自我怀疑,更不需要为了那个标准感到束缚,以及害怕他人的质疑对自我施压,进入无意义的讨好。


《九义人》里蔺如兰被侵犯后先给自己洗脑,七年前多方状告施害者无果,最后以自尽来自证清白;七年后如兰的挚友孟宛,明白了女性的一味妥协无法换来所谓的正义与公平,于是她站出来,为她和她们讨回公道。

电视剧《九义人》剧照

在女性的成长课题中,总会遇到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和干扰,很多时候,不被理解是常态,不需要去努力证明“我不是”“我没有”,也不需要在午夜梦回时,不断复盘自己的“失误”,从而陷入更深度的内耗。扯下标签最好的方式不是自证,而是专注自我,以及确信「我」的配得感。

不需要在他人眼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你只用稳住心态,坚定自己的立场,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学会避免和不同世界的人争辩,告别自证的同时,也是告别情绪内耗的开始。

跳出轨道的边界,自有无边的旷野。

电影《伯德小姐》剧照

「自证陷阱」在生活中或轻或重地被人布下,侧面反映了社会中对于女性依旧存在一部分的偏见,我们需要警惕辨别所谓的“善意提醒”本意是否真的友善,并且相信自己直觉里的“不舒服”。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向内,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向外,有面对质疑的钝感力。


想要成为好女孩无可厚非,但不能够为了符合社会和别人眼中的好,把自己放在“下位者”的位置,因为这意味着另一种顺从和妥协,如同芭比般的完美女孩本就是被制造出来的假象,够不够好的标准也无须交在别人的手中。

想要重建这种处境和心态,在局限中试图挣脱,还需要有意识地进入戒断反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停止和无关的人证明自己的“有能力”。从高远的视野里坚持你的人生,保持向前探索的力量,以及「自我决定」的理直气壮。

文 / Ding

视觉 / CC、Billie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