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乐活 > 文艺场 > 母女是天敌还是盟友?

母女是天敌还是盟友?

时间:2021-05-10 19:34 来源:时尚芭莎

母女关系带给双方的烦恼一直是女性生命中绕不过去的主题之一。

【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你好,李焕英》破50亿的票房使超过一亿人在大屏幕上目睹了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母女情。

然而现实中,不需要穿越就可以在一起的母女却常常成为对方的伤痕。母女关系带给双方的烦恼一直是女性生命中绕不过去的主题之一。

这是一个需要关系双方同时觉醒的功课

希腊神话中,大地母亲德米特瑞对女儿珀塞芬尼百般保护,不离左右。后来,珀塞芬尼被冥王普路同看中直接掳入地下,成为冥后。德米特瑞无法接受女儿离开她的事实,于是,不再照顾大地万物,以致令草木荒芜,稼穑不生。

直到冥王同意每年可以让珀塞芬尼回到地面半年,德米特瑞才重新令万物生长。

在这个神话里,我们看到母亲对女儿强烈的控制、占有被德米特瑞当成母爱的表达;而女儿珀塞芬尼由于一直在母亲的控制和监护下,人格不能独立,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胜任妻子的角色。

这个神话生动地演绎了尘世间大部分的母女关系:很多母亲一直把对女儿的控制或征服当成爱,她认为女儿如果不能符合她的意志,那就是女儿的背叛。而女儿一直接受母亲的照拂而拒绝长大成人,这种依赖被女儿解读成对母亲的爱。

在这样的母女关系里面,母亲会依据自己的标准评判女儿的服饰、发型、仪态乃至性格和各种选择,女儿不得不成为一个依附或取悦母亲的人物,一旦她试图发展出自己的独立人格,就可能会遭遇母亲的抵制和否定。

母女关系如同父子关系一样,成为很多原生家庭的情殇所在。双方如果想从这种伤痛中疗愈,就都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是需要成长的,而不是固化在一个模板里,或固化在某一个时段里,只要另外一个生命在变化在成长,自身就需要根据这种变化作出调整。

然而有这种觉知的人并不是很多,有的人有类似的觉知,却因为没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仍然沉浸在一种惯性陈旧的模式里面,重复着伤害和被伤害的循环。很多女性后来在两性关系里遭遇的困难,或者在职场中过于激进或畏缩,当我们追溯一个女性成长的历程的时候,不得不去看这个对她影响最深的重要关系的另外一位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格和价值观。

母亲对女儿的评判很多时候包含着她对自己的期待,而她对自己的失望则变成了对女儿的责备。做女儿的如果对此没有察觉,就会在这种带有某种攻击性的评判面前压抑自己,让自己真实的生命萎缩。

当女儿觉醒到自己被压抑之后,有的人会出现反抗的行为,而这种反抗其实仍然是以母亲的评判作为参考点,当母亲指出她应该向左的时候,为了夺回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权,反叛的女儿会故意向右。至于向右是否真的符合她生命的真相,可能来不及去细察,而这有可能是另一种偏离真相的选择。

有些女儿顾及道德评判,害怕冲突,不敢伤及母女之情,会选择服从母亲的要求,这种压抑可能换来别人眼中或者母亲口中孝顺的女儿的人设,但是这未必是真实的她自己,这是另外一种母女之殇。

这两种母女之殇普遍存在于不成熟的母女关系里。

其实每一个被牺牲掉的女儿背后都有一个未完成的母亲,而每一个不成熟的母亲,通常也会抑制女儿正常的成长。这是一个需要关系双方同时觉醒的功课

你是否放弃了成为自己的机会?

但现实没有这么理想,常常只有一方觉醒,至少是先觉醒,另外一方可能要等待很长时间,甚至此生都未觉醒,那么此时,母女关系就会呈现出裂痕或者破洞,这成为我们对生活的一种遗憾,或者评价此生失败的一个理由。

然而,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是否存在真正完美的母女关系?其实是不存在的。每个人不过是借由一种关系获得自身的成长。即使你成长了,和你有关系的人如果不同步成长,你也不会获得一桩完美的关系。现实就是很难恰好两个人同步成长,共同完成一桩完美关系的建设。

所以,在不完美的关系中实现个人成长,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你不能简单地用关系的完美与否来定义自己成长得是否正确,你始终都要问自己,这是不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还是说为了对抗某人的评判,你故意要成为对方不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如果是这样,就意味着你仍然不知道真实的你是谁,你的选择标准仍然是以他人的眼光为坐标。

母女关系对于一个女性的意义常常有可能大过伴侣关系对女性的影响,因为作为同一性别,互相投射的力度非常之强大。而且由于伴随时间很长,可能会长程地影响双方的自我建设。

对母女关系的深度审视和反省,有助于我们超越在这种关系下映射出来的自己。如果我们不再以母亲的价值取向为参考点,来获得对自己的完整认识,母女关系才不再成为束缚我们成长的一种人际关系。

事实上当女儿完成了自我建设之后,她反馈回母亲的是一种新的鼓舞,她会让母亲发现一种不依赖于他人评判,而跟随自己意愿的成长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在德米特瑞和珀塞芬尼的故事里,如果德米特瑞不能对女儿放手,如果珀塞芬尼不能独立,这对母女就不会完成一桩有益于全宇宙的健康的母女关系。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很少有女性意识到自己可以跟随自己的意愿,实现个人的生命建设,所以一代又一代做母亲的人,都以为她们在传承一种关于女性生命的智慧,但非常有可能这里面包含着对他人评价的继承,而忽视了对个人内在真实意愿的了解和尊重。

现在,年轻的一代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所以真实地了解自己生命的特质,尊重这个真相,并且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潜力,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让他人满意,也不是为了符合大家公认的正确的标准,甚至不是为了让别人获得某种收益,仅仅是为了成为你本该成为的那个人。

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很高的智慧,因为在阻止你成为你自己的路上,有很多人都在发挥着作用,而能发挥最大力量的,常常是世间看来最应该爱你的那个人。

当做女儿的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个人生命成长,看起来有可能会成为对母亲的一种否定或者对抗,但从一个更广大的视野来审视这场摆脱母亲控制的努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是在更高的意义上实现了对母亲个人生命局限性的一种超越,因为一个充满控制的母亲背后是她不相信,还有比她所有见识和想象到的更多的价值值得去追求和有可能实现。做女儿的实现了母亲想都不敢想的若干价值,或者没有采用母亲建议的方式,就完成了个人生命建设的时候,这其实是对母亲局限性的一种直观上的打破。

即使这位母亲并没有意识到女儿取得的这个成就事实上是对母女关系的深度救赎,至少她将在这种成就面前,看到自己的失败。而这个失败正可以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在情绪上,这一类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可能不愿意接受自己是有局限的或者是错的,或者是失败的,但是其实在潜意识里,她还是会获得一种拓展。

所以狭义地理解对母亲的尽孝是唯命是从,非常有可能导致的悲剧是女儿用自己的人生幸福做代价,来成就标签上的或者概念上的孝顺,但这种孝顺则葬送了母女关系中,母亲借由女儿可能实现的一种生命拓展的机会。从更长远的意义上来讲,这不是真正的孝顺,反而是一种退化。

所以当我们会被一些局限性很强的概念束缚的时候,就会做出格局更小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把生命理解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的整体,母亲尚未完成的成就最后将借由女儿实现的人生来创造出母女共同成就的结果,那么女儿勇敢地去做自己,反而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



作者:殷智贤

此文部分文字刊载于《时尚芭莎》2021年五月号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