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年轻人搞抽象的“花活儿”,从“房子着火我拍照,人生乱套我睡觉”,进化成时下最热门的“力拔山兮、飞沙走石”。
而已读乱回、邪修爆改、职场盲盒、赛博功德等等层出不穷的抽象行为大赏,更像是人们面对生活的解法。解构严肃,也解构生活的同时,在对上暗号的笑声里找到同类,以一种同频的默契,疏解着生活里淤堵的、相似的无奈。
我们邀请话语研究博士生、关注流行文化议题的撰稿人孙漫漫,以文字对谈的方式,共同探讨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抽象文化如何渗入甚至参与形塑了我们的生活及观念,希望能以此打开大众话题的讨论空间。
BAZAAR:说到搞抽象,在你看来,当下年轻人的抽象行为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孙漫漫:因为没有力气愤怒,但还可以幽默。现在的年轻人在网上搞抽象来调理生活,层出不穷的热梗像谜语一样筑起壁垒,圈住同类。年轻人在对上暗号的笑声里自我疏解,搞抽象更像是一场赛博养生,以消解为目的的抽象也在疏解着年轻人生活里淤堵的痛。
BAZAAR:在“社畜”“牛马”出现之前,曾经“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这句洗脑的自嗨式宣言成为在大众层面广泛流行的抽象梗,这也恰恰说明抽象文化对于时代语境、突破圈层以及集体情绪的反映是非常敏锐的。
孙漫漫:抽象文化的起源和流行带有很强的草根属性。抽象地解构,也是属于经济下行期的冷眼旁观。学历贬值,普遍的内卷,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上升通道日益狭窄,像任何一代年轻人一样,如今的年轻人面临着无法被上一代理解的压力。而工作上的领导,学业上的老师,家里的父母,这些情感,经济,地位上的掌权者又偏偏是上一代人,权力上的不对等,和情感上的不调和,让弱势地位的年轻人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只能自己糊弄一下自己。
上一辈的糊弄是养生。所有愤怒委屈都只是肝火旺,而解决方案都是一碗丝瓜汤。搞抽象,更像是Z世代的糊弄学。即便面对长辈端来的“丝瓜汤”,这届年轻人似乎放弃了对原生家庭创伤的控诉,而是造梗调侃,转头给领导、给同事也来上一碗。
BAZAAR:搞抽象似乎也成为当下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暗号,对上暗号的那一刻,同频的无厘头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交流。
孙漫漫:压力和迷茫让共鸣和连结成为必需品。当爱情不再有吸引力,亲密关系的旧范本遭到质疑,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让年轻人无暇交友, 在愈加原子化的生活里,自我暴露也变得危险。诉说会显得脆弱,分享会招致非议,最后文案越来越短,可被展示的仅剩视觉符号,这是新时代的失语症。
抽象是不再用逻辑语言叙述痛苦,而是破坏逻辑发泄痛苦。语言的可读性让人的交流成为可能,但令人费解的抽象并没有阻断人与人的联结,而意外地成为暗号,在人群中高效匹配发疯搭子。
生活千疮百孔,没关系,我们还可以一起透透气。你不用懂我莫名其妙的文案,只要你懂我在发疯,那么我们便是最小单位的同盟。
BAZAAR:我们常看到网上许多年轻人用“老人特效”在视频里塑造多重身份,设计违背预期的情节与对话,从而对代际关系的进行解构。
孙漫漫:在那些年轻人用特效扮演老人的抽象行为里,抽象的对话引发的效果是嘲弄,而嘲弄便是一种颠覆。不再内卷的年轻人拒绝上一辈口中既定的生活轨迹,他们不想再焦虑房子车子,转而去寻找乐子。这些颠覆性的老人角色扮演表达着年轻人对当下传统家庭的怀疑,其中也蕴含着如何想象自己人生轨迹的新的可能性。
BAZAAR: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被视为“搞抽象”的文化现象,本质上都包含着对所谓正确、主流、正常化的温柔反抗?
孙漫漫:拆解意义和制造无意义本身也是构建另一种意义。比如爆火的“技能五子棋”,画风荒诞无厘头,所谓的“技能”,是可以现场自造新词、自造规则和玩法,直接跳脱出棋盘,甚至“力拔山兮”把棋盘给扔掉。抽象似乎就是年轻人的技能,在已经令人疲惫不堪的旧棋盘上,把连成一条线才能赢的旧规则直接作废。
赢没什么好庆祝,输也没什么好痛苦,因为“如果下棋就是为了赢的话,那你就是个下棋的”;输赢的反面也被解构,不想输不值得叙述,懒得赢也没什么酷的,因为“如果你就是个下棋的,那你就是个下棋的”。
BAZAAR:搞抽象的当代人,如同被放逐在山顶、推石头的西西弗斯,而西西弗斯正是在看似荒谬的行为中发现新的意义。面对生活的巨石,被裹挟着前进的年轻人,仍然试图用抽象与生活建立对话,这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
孙漫漫:抽象文学剔除语境,在毫无关联的词语上跳跃,抽象视觉用无厘头的肢体动作制造笑点,这种无意义的狂欢真的只是年轻人的发泄吗?解构一切的抽象背后只是空无一物的笑声吗?我想这不尽然。
内卷是为了上升,躺平则声明不惧下降,而爬行离开了这一切。就像前几年操场上集体爬行的大学生,姿势诡异,但手脚抓地,连着大地,泥土和青草真的能缓解直立人类的压力。自称“互联网老鼠人”的年轻人们在阴暗爬行、胡言乱语中也悄悄自愈。乱七八糟的文案就像被老师父打晕在地的技能五听到音乐响起开始跳舞,并且发出邀请:你你你你要跳舞吗?
孙漫漫
话语研究博士生,研究叙事,隐喻,符号;自由撰稿人,关注流行文化、性与性别。
编辑/Yee
头图设计/珊珊
微信设计/Billie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4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