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芭莎网讯】时尚芭莎
“点亮孩子们心智土壤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发现美的前路,照进创造美的内心。”
“美育,是在点亮孩子们心智土壤上的一盏明灯。”从教育一线岗位到十二美学知库的创办人,王樱洁老师对美育有了多视角的理解和感悟。“这盏灯可以照亮发现美的前路,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发现美,建立自己的美感本能;也可以照进创造美的内心,让孩子们的心智土壤得到温润和滋养。”
● 王老师和孩子们分享创作技法
“芭莎·课后一小时”美育公益项目【美育茶话会】在线上如期举行,作为第二期分享嘉宾,王老师给乡村老师们分享着自己所认知的美育:“美育是不教而教的教育。举个例子,在一堂美育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采花生,孩子们可能就会好奇花生是如何从一颗种子长成花生的,去追问老师和家长,再自己动手种花生,了解一颗花生从芽孢到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孩子们从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得,这就是不教而教的力量。”
● 美育是不教而教的教育
谈到理想的美育环境,王老师说:“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美育环境的支持和适当的引导,可以将美育融入各个生活场景,比如观察和记录四季的变化、植物的生长、谷物的丰收等。”孩子们可以跟随自然节律,参与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不同节气的物候,从中获得美感和生命力,这种真实的、生动的美育体验,远远超过孩子们在纸面上去画出来的感受。
● 孩子们在自然中习得的美育
回归生活中的美育,王老师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从生活的二十四个维度出发,找寻东方美学作为基础的美感教育和生活教育。“之所以选择‘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是因为孩子们的成长是与大自然完全交融一体的,是伴随着二十四个节气循序渐进的,也是根植于这片文化土壤的。”
对孩子们来说,什么样的美育环境和氛围才是理想的?王老师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理念——创造一个赋能于人的教育环境。这里强调的是环境影响力,环境里的线索会指引着人们去行动和表达。
● 王老师分享道:“创造赋能于人的教育环境”
环境影响力应该如何落到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呢?王老师说道:“学校可以将一些硬性要求用软性的方式表达,比如说用诗歌的方式替换冰冷的提示语,改造一处被忽略的窗户,点亮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同时,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审美观。因此,老师和孩子们共创有温度的环境,用艺术和审美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舒适、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的环境能量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合孩子的、赋能于人的生长空间。一处撒满阳光的图书角、一个挂满孩子们作品的走廊、一句角落里的诗句都可以让人暖意满满。”
● 孩子们沉浸在自由的创作中
身处于润物细无声的美育环境和美育氛围中,孩子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王老师期望着美育能够赋予孩子们一种破茧力和生命力。在美育环境的浸润中,在美育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内在的心智土壤不断地被培育和滋养。面对人生的坎坷和困难的时候,孩子们能够勇敢面对、有所突破、茁壮成长,面对充满未知的成长道路,孩子们能够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更多创意和灵感,看见五彩缤纷的未来。
王老师在与乡村老师们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乡村美育所面临的资源短板和美育现状。在美育茶话会中,王老师也鼓励着老师们:“乡村拥有太多的乡野素材和文化素材可以运用到美育教育中,这是让人为之振奋的。乡村的美育老师们和孩子们也都具备着自身优势。”
● 每个孩子都能够闪闪发光
“孩子们天生就会创造,我们只需要陪伴着他们,一起寻找更多的方法。”王老师一再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大家可能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乡村的孩子们基础相对薄弱,但其实没有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可能只是在资源、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一些局限和差距,但其实与自然更贴近的他们,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体验可能更具优势。”
因为师资力量有限,“被迫”成为“全科老师”的乡村美育老师也恰恰是适合现代美育教育的。“虽然乡村的美育老师,大多是非专职老师,比如说语文老师需要兼职美育老师,但是语文老师可以开展以美为主题的融合课程,从诗词和散文的文字美感、甲骨文和象形文字的文字形态、艺术化和多元化的地域元素出发,进行多维度的美育延伸。”
● “全科老师”可以进行多维度的美育延伸
回到乡村美育课堂,老师们能够借助美育这种融合式的教学方法,将原生态的乡土文化进行拓展和运用,从古朴的物件或古老的文明中挖掘到深刻的文化表达,让孩子们了解、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
正是乡村美育所传递的质朴和温暖,让这里的孩子们拥有向美而生的成长轨迹、向善而行的生命能量。
监制:CY
责编:哲Zhe
撰文/排版:Zz
©版权声明:时尚芭莎网编辑时尚芭莎,本文系时尚芭莎网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